您当前所处位置: 首页 > 目的地 > 罗浮山旅游 > 罗浮山旅游资讯

安县500年羌王城繁华烟云中的文化印迹

http://www.mipang.com时间:2010-12-10  来源:米胖旅游网  点击:3612

    羌王城只在历史上风光了20年。500年时间过去了,羌王城至今淹没在山峦之间不为人熟知。2008年8月27日上午,绵阳安县文管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队工作人员走进安县罗浮山羌王城,对这一新发现的文化遗址进行普查,也拉开了“5·12”地震之后,安县文物保护的序幕。

  散落山峦间的羌王印迹

  羌王城分布在安县罗浮山的山峦之间。8月27日上午,安县文管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队工作人员带着文物普查设备,在山间开始寻找羌王城昔日的辉煌。
  在安县罗浮山12山峰之间,羌王城的痕迹随处可见。在正东面新修的羌族碉楼墙下,约有两米高的古墙。古墙全部采用长1.6米、宽60厘米、厚50厘米的巨石修砌,没有使用任何辅助材料。向北行约50米,普查队员在一隐蔽的巨石上发现了几个特别奇特的象形文字。安县文管所所长刘佑新说,从形状上分析,这是人类的生殖器。他分析说,因当时战乱不断,羌族人口稀少,这种文字,很可能是当时羌王城里的羌族同胞对生命的崇拜,希望不断繁衍后代,强大自己的民族。随后,在罗浮山的多数地方,普查队员还发现了保存完好的点将台、石营门、城墙、城门等羌王城的痕迹。其中,内城南门保存最为完整,虽然经历了“5·12”地震,但城门结构完好,门栓、门洞清晰可见,城门一侧还有一个直径20厘米左右的观察哨孔。进入城门,沿山路上行约百米,有一直径30厘米左右的石窝,两侧地势平坦。安县文管所所长刘佑新分析说,从现场的形状及周边地势分布,这应是当时土法研制火药的碾子。平坦地势之处,则可能是当时的羌王生活之所。

  500年羌王城的前世今生

  “这是目前国内惟一的一处称王的羌寨。”安县文管所所长刘佑新说,根据史料记载显示,羌王城修建于明正德二年(1507年),迄今已有500年的历史。
  刘佑新说,“5·12”特大地震发生后不久,安县文管所启动了震后文物的保护工作,并结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对全县境内的文物进行一次集中普查。就在普查中,普查队员发现了羌王城的大量痕迹,随即开展全面普查。刘佑新介绍,根据史料记载,明代年间,因当朝对羌族实行“改土归流”,民族矛盾不断,加之汉族地区官吏歧视、欺压羌民,致使羌民频频出山攻掠。明正德二年(1507年),茂州所属静州土官及陇木头土舍率领羌族民众,操小道突出安县雎水关,进入安绵二县占据山头,并在罗浮山上扎营,建筑山城。罗浮山上的山城,以山上的12峰的自然腹背为城垒,正面(东面)山势开阔地带用人工开凿的大石条砌筑城墙,高4米,厚3米,长960米,山城面积1平方公里。同时,山城内依山势开出四道石门,尤以西侧门最为隐蔽,高踞在山顶绝壁之上。城内低洼处则用石条砌成城垣,长万余米。在罗浮山上,羌王城辉煌达20年之久,之后就逐渐废弃。
  羌王城为何在20年后开始没落?刘佑新认为,羌王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但同时也存在很大的缺陷,如遇长期围攻,供给将是很大的难题。加之受当时的局势影响,导致了羌王城的没落。

  国内惟一羌王城将申市保

 “这是羌族历史上政治、军事的惟一实物见证。”刘佑新介绍,根据当天的普查数据可以推测,羌王城分内城、外城,内城有着官衙的功能,而外城的主要功能则是防御外敌。在目前的考古发现中,国内现存最多的是羌族的山寨、碉楼,但军事王城,却是国内惟一。
  羌王城为何称王?由于羌王城此前一直被淹没在山间,没有引起学者的关注。此前也曾有学者就此进行研究,认为羌王城的命名,或因羌人称酋领为王有关。但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民间、民俗文化研究的专家,刘佑新则称,在普查之前,他查阅了大量资料,最终从《道教史》中发现相关文字。书中记载:羌族头人柱子人,辖罗浮山羌鬼。他认为,羌王城的命名,很可能与此有密切关系,但目前尚无确切的证据予以佐证。
  刘佑新称,此次普查拉开了对羌王城保护的序幕。根据普查结果,安县文物部门将尽快完善相关资料,将羌王城申报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推荐申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保护范围,制定保护措施。同时,文物部门将择日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对羌王城进行适度的考古发掘,使这一老祖先留下的优秀文化遗产得到更有效、更全面的保护。